争夺记忆(单读25)

14,90 

1 vorrätig

Pin-Yin: Zheng Duo Ji Yi (Dan Du 25) Kategorien: , Schlagwort:

Beschreibung

一场2020年的记忆争夺战,一部记录当下的现实书。

一系列社会与环境危机不断累积、爆发,让2020年的特殊性被一再凸显。从岁初到年末,《单读》向海内外的作者、合作伙伴以及读者发起广泛征文,收集世界各地关于这一年的记录。最终,来自18个国家、34位创作者的24组纪实作品被汇集于此。《单读25·争夺记忆》在结构上打破了过去按照文体分类的方式,以“世界—自我—附近”三组关键词作线索,让诗歌成为另一条起承转合的线索;封面再做创新,以拼贴和重叠作为对纷乱记忆的表意;正书加别册的出版尝试,将是未来《单读》的新方向。

在闪烁其词和置若罔闻大行其道的如今,持续的记录与反思,是我们的回应。

Zusätzliche Informationen

Gewicht 0,45 kg
Größe 19,0 × 12,0 × 3,0 cm
ISBN

9787532178346

作者

吴琦

册数

2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著语言

CN

品牌

世纪出版

译者

BOB推荐

新冠疫情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是一场疾病的大爆发,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公共危机,还是一场对社会实力的终极考验?

在老生常谈的宏大的叙事之外,当我们看向我们自己——疫情是无数鲜活的个体记忆。

来自18个国家的34位创作者,以“世界—自我—附近”这3个关键词做线索,创作了24篇纪实作品,这是我们在这场疫情中狠狠挣扎,牢牢活着的印记。

Autor

平湖,本名王哲,新加坡教育部属下中学教师。毕业自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教育戏剧。客居南洋二十年,写作自娱。

王晓璐,媒体工作者,喜欢讲故事但是人多便会怯场,现在学着通过翻译来写作。

丽娜·芒泽尔(Lina Mounzer),作家、译者,现居贝鲁特。她的作品曾发表于《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1843》(1843)、《文学中心》(Literary Hub)、《无有》(Bidoun),以及《故事:黎巴嫩女性作品选集》(Hikayat: An Anthology of Lebanese Women’s Writing)和《两个星球的故事》(Tales of Two Planets)中。

刘漪,自由译者,有两只猫。

丹尼尔·佩尼奥(Daniel Peña),毕业于康奈尔大学,手推车奖(Pushcart Prize)获奖作家,现任职休斯敦市中心大学(University of Houston-Downtown)英语系助理教授。作品发表于《犁头》(Ploughshares)、《沿岸》(Gulf Coast)、《喧哗》(The Rumpus)、《肯扬评论》(The Kenyon Review)、NBC新闻(NBC News)和《卫报》(The Guardian)等杂志和媒体上。他的小说《砰》(Bang)现已出版。他现居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

彭形影,纽约新学院艺术创作硕士。现任建筑照明设计师。兼职泽东电影、澳门文学节、Eugenie Chan戏剧工坊翻译。

吉井忍(Yoshii Shinobu),日籍华语作家,现旅居北京。毕业于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曾在成都留学,法国南部务农,辗转台北、马尼拉、上海等地任经济新闻编辑。现专职写作,著有《四季便当》《东京本屋》,审校有“MUJI轻料理”丛书等。作品亦见于《知日》《读库》《鲤》《南方周末》《城市画报》等媒体。

希瑟·帕里(Heather Parry),现居爱丁堡。作品发表于包括《刺痛的苍蝇》(The Stinging Fly)和《新苏格兰写作 35》(New Writing Scotland 35)在内的书籍和杂志上。目前正在创作她的第二和第三本小说,以及一本短篇小说集。

韩见,转型过猛成了银行职员的前媒体人,正在努力积蓄成为自由人的力量。

李炜,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英语文学系,著有《永恒之间》等多本书。

袁秋婷,《上海文学》编辑,青年译者,已出版译著《永恒之间》。另译有诗歌、散文、短篇小说、文学批评,散见于《外国文艺》《书城》《文汇笔会》《新民晚报》等。

玛兹雅·穆罕默达里(Marziya Mohammedali),摄影师、设计师、艺术家、教育家与研究员。她通过充满创意的跨学科的实践方式,记录社会运动和以社会正义为主题的作品。她目前正在攻读艺术活动领域的博士学位。

汉娜·拉维利(Hannah Lavery),诗人、剧作家、演员,经验丰富的工作坊策划人。作品曾发表于《天沟》杂志(Gutter)、《苏格兰人报》(The Scotsman Newspaper)和Neu! Reekie!等平台上。

刘宽,波士顿大学新闻硕士,导演,特稿作者。她长期为《人物》、《南方周末》、《端传媒》、T Magazine、ELLE等平台撰稿;纪录片作品曾在UCCA尤伦斯等机构展映。她目前的个人创作集中在探索影像和诗歌的边界。

约翰·弗里曼(John Freeman),美国作家和文学评论家。曾担任《格兰塔》(Granta)编辑,作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近200个英文出版物上,包括《纽约时报书评》《洛杉矶时报》《卫报》《华尔街日报》等。

林蓓蓓,浙江工业大学讲师。

万杰里 • 加库如(Wanjeri Gakuru),自由记者、散文作家和制片人。作品发表在《过渡杂志》(Transition Magazine)、《非洲报道》(The Africa Report)、《大象》(The Elephant)、《洛杉矶时报》和CNN等杂志和媒体上。

亚当·柯利(Adam Curley),现居墨尔本,作品散见于《月刊》(The Monthly)、《扬起的眉毛》(The Lifted Brow)、《星期六报纸》(The Saturday Paper)、Kill Your Darlings等杂志和媒体上。

印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研究方向为英美小说。从文学批评角度发现文学翻译之美。

大卫·索洛伊(David Szalay),1974年出生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第二年随父母迁往英国并一直生活在那里。他的第一部小说《伦敦和东南部》(London and the Southeast)为他赢得了贝蒂·特拉斯克和杰弗里·法伯奖(Betty Trask and Geoffrey Faber prizes),接下来的两部小说《无辜者》(The Innocent)和《春》(Spring)广受好评。2016年,他的短篇小说集《那个男人》(All That Man Is)让他入选了当年的布克奖。索洛伊被《格兰塔》列入2013年英国最优秀的20位年轻小说家名单。

余烈,1984年生于湖南,现居广州。长期的阅读者、观察者,写小说,做翻译。小说作品散见于《作家》《西湖》《芙蓉》《山花》等刊物。

顾湘,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硕士,作家、画家。著有随笔集《好小猫》《东香纪》《赵桥村》,短篇小说集《为不高兴的欢乐》,长篇小说《西天》《安全出口》等。

安德烈·道(André Dao),作家、编辑、研究者和艺术家。他是“火线背后”(Behind the Wire)的联合创始人,这是一个口述历史项目,记录人们在移民拘留期间的经历。他也是获得过沃克利奖(Walkley-award)的播客《信使》(The Messenger)的制作人。

史文轩,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编辑,译者。

张赛,80年代生人,低学历,高眼光,故自封为诗人。被外卖公司封为骑士。最喜欢孩子们的命名:河南老爸书呆子。保持戏谑,保持冷静。

林白,生于广西北流,现居北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写作。著有《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万物花开》《玻璃虫》《妇女闲聊录》《北去来辞》等作品。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影响了两代作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首届及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等等重要文学奖项。

简·卡森(Jan Carson),现居贝尔法斯特。目前已出版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马尔科姆的橘子不见了》(Malcolm Orange Disappears)、短篇小说集《孩子的孩子》(Children’s Children)、微小说集《明信片故事集》(Postcard Stories) 等。她现在供职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写作中心,同时也是北爱尔兰Translink铁路公司的巡回作家。

闫晗,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二十世纪英美诗歌)。

许莹玲(Julie Koh),出生于悉尼,父母是马来西亚华裔。毕业于悉尼大学政治与法律专业,毕业几年后专职写作。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资本失格》(Capital Misfits)与《轻小奇妙事》(Portable Curiosities)。许莹玲也是新加坡独立书店BooksActually年度文学选集《BooksActually的黄金标准》的编辑、讽刺歌剧《主厨争夺战》(Chop Chef)的剧本作者,以及实验文学团体袋鼠乌力波(Kanganoulipo)的创始人之一。

欢乐的戴维琼斯,1987年生人,新闻学专业毕业,目前职业基层小公务员,主业收税,爱好写作。

文珍,作家。出版有小说集《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夜的女采摘员》,台版自选集《气味之城》,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历获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山花双年奖、华语文学传媒最具潜力新人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

巫昂,诗歌、小说、随笔都写,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和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曾供职《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有《我不想大张旗鼓地进入你的生命之中》《瓶中人》等书。2015年创立了宿写作中心,现居北京。

战洋,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中国发展及研究中心网络成员。

昆鸟,生于河南,著有诗集《公斯芬克斯》《坏手》。

Inhaltsverzeichnis

一组短诗:一月到六月 平湖
【世界】
在全世界的附近 《报道》杂志
贝鲁特来信:从革命到瘟疫 丽娜·芒泽尔休斯敦来信:让游行照亮美国 丹尼尔·佩尼奥
东京疫情,我的“三号” 吉井忍
瞥见可能的未来 希瑟·帕里
疫年双重记 李炜
我无法呼吸——“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在波陆/珀斯
玛兹雅·穆罕默达里
二〇二〇年三月到八月 汉娜·拉维利

【自我】
无人接触 约翰·弗里曼 (间歇性)结束一切 万杰里·加库如
中断修辞法 亚当·柯利
在山上,那里你觉得自由 大卫·索洛伊
人觉得自己渺小一点也挺好 顾湘
我们喂养你 安德烈·道、迈克尔·格林
不如去摆摊 张赛
你激烈地越过自身——三月到四月 林白

【附近】
渗漏的容器:新冠时代下的共情与第一人称 简·卡森
双凤 许莹玲
看门记 欢乐的戴维琼斯
普通疫情生活图景 文珍
2020的谜语 巫昂
危机中的未来,以及乐观主义时刻 战洋
乐园 昆鸟

Bewertungen

Es gibt noch keine Bewertungen.

Nur angemeldete Kunden, die dieses Produkt gekauft haben, dürfen eine Bewertung abgeben.

de_DEDE